Carlo D’Andrea D’Andrea & Partners Law Firm创始合伙人
根据世界著名艺术品评估和市场分析网站Artprice称,至2013年,中国人连续4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买家,其收藏者购买值超过了40亿美元。根据美国《福布斯》周刊的调查表明,原先主要收藏中国艺术品的中国收藏家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艺术品收藏。英国《卫报》则称,富裕的中国人在外出旅行时了解到罗特希尔德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等名门望族的情况后,他们会效仿,会培养对艺术品的眼光,从而开始对西方艺术产生兴趣。据欧洲艺术基金会(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报告,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上与英国并列排名第二,购买份额为22%。
中国投资者在欧洲艺术品上的投资意向: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五至十年,中国对于艺术品的收益率仍将会超过股票,超过通胀,还会超过房地产。因为艺术品的唯一性和稀缺性的特点,也就注定了这个行业的高利润、高回报。
从欧洲传统艺术品市场来看,欧洲古董家具装饰艺术品价格一直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一些经典藏品从海外市场进入国内后在几年中增值空间达近两倍。例如在伦敦成交的一个十八世纪雕花书柜,成交价格为980英镑,而随后即在国内市场增值到10000英镑,这种超过10倍的增幅不得不让人震惊。一位来自上海的商人最近就斥资100万美元在香港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买了一副毕加索的画作。这些数据都能表明中国投资者在西方古董艺术品和画作上有着浓厚的投资愿望和强大的购买力。
意大利的艺术品市场:
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美国仍在努力保持其在艺术市场的占有份额,欧洲几大主要的艺术市场国家在2011年得以增长,法国以4.5%的占有率位居第四,而英国则以19.3%的占有份额位居第三。意大利作为时装与艺术重叠的国度,艺术品市场仅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1%。另根据Tefaf2014年报告显示,意大利艺术市场增长既然为0%。
造成此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意大利有关法律规定,在艺术家已经去世且创作时间超过50年的作品无论作品价值如何,出口时需要申请许可证,这大大降低了意大利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性。
针对意大利对艺术品过分严苛的法律保护,已有有关组织提出议案希望能将对艺术家去世时间的限制,从当前的50年延长至100年,这样以便更多作品可以在开放的市场上更加自由地进行交易。与此同时提出的还有希望能简化出口许可证办理手续和制定更加明晰的出口办理规则等。
另外,世界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之一的佳士得(Christie’s)在米兰成立了意大利新总部,而苏富比(Sotheby’s)30多年前就来到了米兰,意大利艺术品深厚的根基和浓厚的历史底蕴都为意大利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相比美国的现代艺术作品,意大利艺术品的价格相对便宜,因而也占据了价格优势,更具有强劲的投资潜力。
这些都可能在未来帮助意大利扩展国际市场,特别是将日渐增长的中国艺术投资者对欧洲艺术品的渴望由其他欧洲国家转向意大利。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尽管本文所述之信息皆出自官方渠道,但本人并不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负责。欲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本所官方网站:www.dandreapartn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