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秘密保护

商业秘密的法律定义

中国立法机构很早就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来保护商业秘密,主要是指19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及与之配套的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对商业秘密保护的补充性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对商业秘密做出如下定义:

 

  • 不为公众知晓的实用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 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且具有实用性;
  • 权利人为其采取了保密措施。

 

综上所述,商业秘密包括符合上述条件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诸如经营流程、方法、配方或者其他诸如市场战略、客户名单、原材料、合同条款和定价等信息。

 

商业秘密侵权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还进一步明确了三种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 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 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除了这几种商业秘密侵权的形式,第10条还规定了第三人在明知或者应知上述侵权行为的情况下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时的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各方不得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合同订立过程中知悉或获得的商业秘密。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在技术许可合同中可以约定对方的保密义务。这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雇员须对雇主承担保密义务是一个道理。

 

然而,通过自主研发或者逆向工程获得商业秘密的行为并非侵权行为。换言之,这些可以作为这类侵权控诉的有效抗辩理由。

 

中国商业秘密保护

权利人在知晓侵权行为之后,可以寻求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司法救济包括民事和刑事程序。就行政程序来说,一旦侵权行为被发现或者被举报,相关工商部门将会展开调查。一旦确认侵权事实,工商部门将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行为、予以罚款或者对侵权者进行处罚。如果权利人主张赔偿,则需要提起民事诉讼。

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权利人可以获得两种类型的禁令:临时禁令和永久禁令。权利人有义务证明侵权事实以及因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损害或损失。当经济损失达到500,000人民币时,侵权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商业秘密保护措施

鉴于在中国证明商业秘密保护的沉重负担、困难以及高成本,采取保密措施是防止商业秘密侵权最好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 制定保密政策

一个有效的保密政策包括:界定保密范围、可以获取保密信息的人员范围、处理保密信息的程序、未经授权或以不恰当的方式使用或者披露商业秘密的后果。对雇员而言,后果可以是雇主以此为由合法终止雇佣关系。

  • 实施保密政策

我们可以要求核心员工,外部顾问、代理、承包商或者其他第三方签署保密协议;或者将保密义务写入员工手册以确保员工知晓并签署;将保密信息存储在限制随意访问的文件、设备或者区域中并清楚的标明“高度保密信息”、“保密信息”、“禁止披露”等字样;要求参观工厂或者办公区域的人员遵守保密程序。

  • 签署保密协议、发明转让、不诱抢客户及竞业禁止协议

 

 

欲知更多具体保护措施,敬请联系我们的律师:info@dandreaparteners.com

 

 

 

免责申明:

本文仅为参考之用,并不作为法律意见。虽然本文中使用的信息均来自可靠的官方资源,但我们并不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版权2016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