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劳动法:派遣本地员工出国培训须知

如今,许多越南企业对于派遣本地员工参加海外职业培训或教育项目的需求越来越大。其目的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服务企业的管理任务和特定的专业职责。

然而,一旦这些员工完成培训回到越南后,有时会决定辞职,并利用其所获得的新知识/资质以寻求其他工作机会,从而给企业造成时间和资金上的损失。

因此,在投资派遣人力资源到海外进行职业培训之前,企业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通过签订有效的《职业培训合同》来降低这种风险,避免员工和企业之间潜在的纠纷。

首先,根据2019 年《劳动法》第 62 条的规定,员工在就职期间接受培训或提升技能时,员工和用人单位双方必须签订《职业培训合同》。此外,合同中应明确员工在培训后为用人单位工作的承诺、培训费用以及报销员工培训费用的责任等细节。

然而,实践中可能出现以下情形:

  • 双方未签订《职业培训合同》。事实上,许多越南用人单位常根据其内部劳动规定或劳动合同中规定的职业培训条款开展培训,而未与员工签署单独的《职业培训合同》。
  • 双方签署了《职业培训合同》,但未明确规定员工在解除合同(辞职)情况下的责任。

若出现上述情况,用人单位可能面临不利局面,难以追回培训成本,导致时间和资金的浪费且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为降低上述风险,用人单位可采取以下措施:

  1. 1. 制定严格的职业培训合同规定。若员工未履行职业培训合同中的承诺或约定,即使其依法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必须向用人单位返还培训费用及其他相关支出(如有)。
  1. 2. 明确约定员工需返还的培训费用及支出。关于任何补偿协议(如有),应明确表明这是员工的自愿承诺,他们将在任何情况下自愿履行,无需请求相关国家机关重新评估。若《职业培训合同》中包含除培训费用以外的其他补偿约定,如有关支付教师、学习资料、学校、班级、机器设备、练习材料等费用的有效文件,企业需提供有效证据给法院,以认定企业要求员工赔偿的实际损失。

除遵守2019 年《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外,另一个同样重要却不太被注意的法律文件是2020年《根据合同在海外工作的越南雇员法》。该法适用于派遣越南籍员工出国接受培训或技能提升的越南企业。若发生违约行为,用人单位有权:

  • 要求员工根据海外职业培训合同赔偿损失。
  • 就违反《根据合同在海外工作的越南雇员法》的决定或行为提出申诉或提起诉讼。

总之,当用人单位决定派遣员工出国接受培训时,签订正式的《职业培训合同》至关重要。这样可以确保各方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使员工掌握适合公司具体需求的技能和资质,并加强他们对用人单位所做投资的承诺。

德恩瑞律师事务所撰写了《投资越南丛书》一书,旨在为外国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在越南投资和经商的完整规划图,内容包括从在越南经商的基本法律事项和程序到起草职业培训合同等广泛的值得关注的议题。 

《投资越南丛书》可在我们的办事处购买,也可在亚马逊网上商店购买纸质书和电子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本文的提供并不构成德恩瑞律师事务所与读者之间的律师-客户关系,也不构成法律建议。法律建议必须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本文内容不能替代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