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8日,欧盟在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法律提出质疑,称中国法院正在阻止欧洲公司保护其电信技术专利。
欧盟委员会代表欧盟27个成员国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欧盟的公司无法通过向外国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核心专利。
外国法院的威慑和罚款
核心专利权利人在其专利遭到非法使用或在未获得适当赔偿的情况下向中国境外法院提起诉讼以保护该等权利时,通常面临中国司法辖区的大额罚款(例如每日130,000欧元的罚款)或刑事指控(违规行为的主管可能在中国被判处监禁)。
2020年8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中国法院实施“禁诉令”,禁诉令将禁止在中国境内适用外国法院禁令,也就是说,外国法院的判决在中国不具实际效力。
许可费
正如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概述的那样,中国法院将许可费定为了西方技术供应商和制造商之前商定的市场价格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公司只需要支付很低的价格就可以从海外供应商处购买技术。加上“禁诉令”的存在,专利持有人因被许可费远低于市场价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传统上,此类许可费会被用于公司新一轮的研发,因此许可费降低最终会导致创新水平下降,这对欧盟未来的竞争力不利。
欧盟与中国近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争端
在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请之前,最近又发生了一起备受瞩目的诉讼,涉及中国对立陶宛的歧视性贸易做法,这也影响了欧盟单一市场的其他出口产品,因为这些做法也针对从其他欧盟国家出口的含有立陶宛成分的产品。
上个月,在试图通过双边途径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失败后,该案被提交给了世界贸易组织。在撰写本报告时,中国已同意与欧盟进行磋商,磋商期定为60天。
下一步
中国已经表示,它对与欧盟之间的法律上的冲突感到遗憾,并始终坚持多边贸易体制,欧盟委员会表示,它曾多次向中国提出这一问题,但没有得到解决。美国和日本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预计它们将加入欧盟的磋商请求。
欧盟与中国已经在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了双方60天的前期磋商,之后,欧盟可能会要求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组做出裁决。众所周知,中欧峰会也将于4月1日举行,上述争议可能成为双方讨论话题之一,欧盟-中国投资全面协定的讨论可能会继续下去。欧盟-中国投资全面协定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它可能会成为双方之间的潜在橄榄枝,因为欧盟-中国投资全面协定成立的希望仍然存在。